伊伯利中國市場琺瑯彩繪懷錶
館藏編號:PW1905010
約1810年制,表徑59毫米,18K黃金琺瑯彩繪開面錶殼。通身華麗的內填琺瑯工藝彩繪描繪童趣場景,出自著名琺瑯畫師 Jean-Louis Richter之手,為中國市場製作。防塵內蓋上亦填滿顏色鮮豔的琺瑯圖案,波浪形的錶殼外緣在細節上顯現其高超美學工藝。罕見的14K紅金鑰匙上鏈雕花機芯。發條盒上有伊伯利的簽署以及此枚時計的編號,具備時、分及小秒針顯示功能。
伊伯利以製作精美華麗的中國市場大八件懷錶著稱,有“中國市場大八件之父”之稱,很少以實金製作的機芯,至今知曉的作品全世界只有三件。
在白色琺瑯錶盤背面寫著一段中文字,大致為:“23年,6月5號,此枚懷錶由一位姓王的師傅維修過”。根據推斷,23年可能指的是在嘉慶、道光或光緒三個皇帝統治期間的年份。
錶殼琺瑯為當時日內瓦著名的琺瑯畫師Jean-Louis Richter。Jean-Louis Richter 非常擅長製作風景圖繪畫,特別是湖光山色和港口的佈景,偶爾也會製作肖像畫及狩獵場景圖。他不經常在作品上簽署,但繪畫風格和水準極具識別度。在錶殼和鼻煙壺上的作畫經常出產中國,土耳其,英國和義大利市場。
品牌歷史
伊伯利父子是英國倫敦著名的製錶商,以製作精美華麗的中國市場鐘錶作品聞名,活躍於1780年至1840年之間,約1800年的時候,William Ilbery來到不少攜帶鐘錶作品抵達澳門,借此打入中國市場,有著“中國市場大八件之父”之稱。伊伯利父子先是在英國製造鐘錶,後在瑞士日內瓦和紐沙泰爾汝拉山區雇傭精工匠。
鐘錶小知識:琺瑯和琺瑯彩繪
琺瑯的主要成分是矽、鉛丹、硼砂、長石、石英等,在加入各種呈色的金屬氧化物後,經過焙燒磨碎製成粉末狀的彩料,混合、塗敷於金屬製品表面後經過數次反復高溫燒制而成,多為彩色具有藝術美感的花樣,用於保護和裝飾。
琺瑯彩繪就是琺瑯工藝的其中一種,使用畫刷蘸取琺瑯漿後在金屬基板上彩繪圖案,而不同釉料需要不同高溫定色,因此必須反復燒制,完成後再進行打磨拋光等工序。
鐘錶小知識:中國市場懷錶
中國市場懷錶是指在18至19世紀期間,由英國、瑞士等歐洲國家專為中國製造的懷錶,其最初是作為進貢給清朝皇室的貢品,故此多以精美的琺瑯彩繪及珍珠或寶石鑲嵌裝飾,後來逐漸出現於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