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銀殼方形自動上鍊懷錶
館藏編號:PW2206008
約1880年於瑞士製作,錶徑49毫米。銀殼開面方形懷錶,外殼手工精心雕刻雕花卷葉紋。白色琺瑯錶盤,羅馬數字時標,藍鋼黑桃形指針,2點位置是動力儲存顯示盤,10點位置為小秒針盤,錶盤上標記有LOEHR PATENT。搭載方形撞陀自動上鍊機芯,雙金屬温差補償擺輪,槓桿式擒縱。
機芯有基於1879年1月7日授予奧地利維也納的鐘錶匠 August Von Loehr (1847-1917) 的第211,280號德國發明專利,使用撞陀式的自動上鍊機制。
功能:時、分、小秒、動力儲存顯示。
有關August Von Loehr
August Von Loehr(奧古斯特·裡特·馮·洛爾,1847-1917)於1875年發明一款撞陀自動上鍊懷錶,並於1878年1月10日在英國申請了相關專利,於1879年1月7日獲得德國第211,280號專利,內容為懷錶機芯通過擺陀擺動質量實現自動上鍊目的(即計步器原理)。此類型懷錶在他倫敦的Self-winding Watch C.製造,有圓形和方形兩種外殼設計。方形外殼一般由成立於1873年的瑞士製錶公司Hahn Frères & Cie(即大名鼎鼎的Landeron公司)製造。據不完全統計,圓形外殼的懷錶生產和銷售大約4000枚。該Loehr專利在德國和英國受DE 1903,DE 3939,DE 14939,GB 1473(1880),GB 4781(1880)專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