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語言 : English 简体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等一行人到館參觀交流


發佈日期:2019 年 10 月 24 日 16:22
  • 分享至:

記憶相連、文化無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等一行人到館參觀交流

2019年10月16日,澳門文獻資訊學會理事長楊開荊博士帶領世界記憶工程主要負責人等一行人來到鐘錶博物館參觀指導和交流。

本次參觀人士主要有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副主席、教育與研究委員會委員Dr. Papa Momar Diop;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墨西哥國家委員會主席Ms. Catherine Bloch Gerschel女士,以及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拉美及加勒比海委員會第一副主席、教育與研究小組協調委員Ms. Yolia Tortolero。



DSC08298.jpg

DSC08447.jpg

DSC08468.jpg

DSC08335.jpg


當日同行來到博物館的還有中國國家檔案局外事辦公室主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亞太區委員會《名錄》申報小組評審委員會委員王紅敏女士;福建省檔案館副館長(副研究館員)馬俊凡女士;福建省檔案館保管利用處二級主任科員余穎先生;福建省檔案館徵收鑒定處四級主任科員卓然先生;福建省檔案館編研開發處一級科員陳珠紅女士等人。

 

世界記憶工程於1992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目的是實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憲章中規定的保護和保管世界文化遺產的任務,促進文化遺產利用的民主化,提高人們對文獻遺產的重要性和保管的必要性的認識,世界記憶工程是世界遺產目錄專案的延續。文化不分國界和類別,在這場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承載著數百年記憶的時計在方館長的帶領解說下又一次鮮活地呈現在眾人面前,珍貴的時計藏品和歷史文獻檔案一樣,都會以獨特的歷史價值記錄過去、貫通古今、愈久彌珍。而在前一日,方榮毅館長亦應邀出席了由福建省檔案館、澳門文獻資訊學會、澳門城市大學圖書館聯合主辦的閩澳“世界記憶與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暨展覽活動。在良好氣氛的文化交流中,歷史的脈絡和記憶再一次相互連接,猶如吉光片羽,而傳承文化的初心不變。


DSC08355.jpg

DSC08363.jpg

DSC08427.jpg

DSC08386.jpg


        此外,方榮毅館長還為Dr. Papa Momar Diop等人特別介紹了由澳門獨立製表師霍飛樂先生的一系列最新作品,獲得了眾人的認同和肯定,並對澳門本土製錶產業未來的無限可能和發展機遇寄予期望。


要知道,福建和澳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近代中國的海上交通、對外貿易、宗教和文化交流曾起過特殊作用和重大影響,至今仍是促進中西文化、貿易交流的重要橋樑。想當年澳門是“海上絲路”的重要節點,作為遠東輝煌時期港口千帆競發,而利瑪竇沿著海路攜帶著自鳴鐘等漂洋過海來到澳門,在1601年歷經波折後終進京面聖以鐘“一鳴驚人”,成功打通了中國的傳教之路,這一段歷史記憶不曾消逝,也因此我館今後將更積極參與記載歷史、傳承文明的這一文化傳承事業當中,初心如磐、歷久彌堅!


DSC08460.jpg

DSC08472.jpg





 
瀏覽次數:1418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