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語言 : English 简体

澳門與歐洲鐘錶科普講座成功舉行


發佈日期:2019 年 05 月 13 日 11:56
  • 分享至:

2019年5月12日「澳門國際博物館日 X 阿拉伯科學發明展」科普講座之「澳門與歐洲鐘錶」在澳門科學館會議室成功舉行。

本次科普講座由澳門東灃時計博物館館長方榮毅介紹了澳門由明清時期至今在中國與歐洲鐘錶貿易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之位的曆史脈絡和深厚淵源,帶領我們一起走進澳門的鐘錶發展曆史,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淵源。

3.jpg


為更好地傳播鐘錶知識文化,此次特別准備了許多具備深厚曆史背景和意義的珍貴懷錶和便攜式日晷,並在現場展示和公眾互動交流。此次講座吸引了眾多市民和鐘錶愛好者們前來聆聽和觀賞,澳門各知名媒體也到場報導,現場氣氛活躍而熱烈。

5.jpg

在講座進行的過程中,方榮毅先生講解了鐘錶知識、傳播鐘錶文化以及介紹了東灃時計博物館館內的與中國市場相關的重要珍藏, 他表示,西方傳教士需定時禮拜,通常會隨身攜帶鐘錶以查看時間。 中國第一座自鳴鐘就在明朝萬曆期間,由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從歐洲帶來澳門,之後入京進貢予萬曆皇帝,從此開啟了中國使用機械鐘錶的時代;利瑪竇亦因此獲准在華傳教,可以說“ 利瑪竇用鐘錶打開了西方傳教的中國之門”、“澳門是中國鐘錶史的第一頁"。方榮毅先生提到,希望澳門政府和鐘錶愛好者們可以把握住這個文化優勢,大力宣傳和推廣鐘錶文化,使其在澳門蓬勃發展,生生不息。

1.jpg



最後講座在博物館成員和現場市民及鐘錶愛好者的交流和互動中圓滿結束!


2.jpg

現場交流互動

4.jpg

現場交流互動



 
瀏覽次數:1330

回最頂